第39首:
老板恩,重如山,
不嫌殘疾開專案,
特許彈性半天班,
惜緣眷顧人天讚。
【語譯】
月一刀能夠繼續在公司上班,首先要感謝老板的恩重如山,沒有嫌棄月一刀視障,只剩些許殘餘視力,因人設事,開立新專案職務,給月一刀量身訂做的職務工作,還特別許可彈性上班,以能延緩眼睛惡化為原則,目前是固定早上到公司上班,中午就回家讓眼睛充分休息,這種珍惜員工的情緣,猶如自家眷屬般的照顧,這是值得天上人間傳揚稱頌讚歎的恩澤。
【說明】
以下概述月一刀的工作歷程。
月一刀先在M工程顧問公司工作大約雨年,確定專業興趣在大地工程領域,旋即回學校進修,兩年之後取得碩士學位,猶如凡夫俗子以初生之犢不畏虎,拿了一把初胚剛出爐的劍就闖盪江湖,幾番實戰之後,始知天高地厚,天下高人無數,自慚形穢,於是暫時退出江湖,入山拜師學藝,增強內功心法,擲劍回爐鍛鍊,學成配劍下山,重出江湖。。
研究所畢業後,選擇到名義上為兩家公司、實際上是合為一體的t顧問公司暨F工程公司上班,t公司是國內工界的頂尖專業顧問公司,而F公司則是國內地下開挖擋土連續壁施工技術領先業界的專業工程公司,在T&F上班,不但能學以致用,迅速在理論與實務方面累積專業技術及工作經驗,可以充份發揮創意潛能,盡情地燃燒工作熱情,享受完成各項工作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遇到很棒的老板及主管,還有一群善良的同事。
到T&F公司上班不到半年,就第一次離職跳槽到別的公司,大約一個月就因為不適應別家公司的工作文化而待業在家時,老板不計前嫌地接納我回鍋復職。
如今檢視此生截至目前為止的工作歷程,這次回鍋是個重要的轉捩點,何以故?
一者、從此安忍於T&F公司,不再好高騖遠。
二者、專心於深開挖分析設計工作,還致力於專業程式的研發。
三者、不顧RP眼疾,長駐工地接受連續壁工程的薰陶及洗禮,不致成為工程實務的門外漢。
四者、理論及實務的密集磨練,因而接連考取大地技師及土木技師證照。
五者;在工作領域獲得自信及成就感,乃勇於結婚成家。
六者、因有技師證照的加持,在結婚之後為兼顧家庭,而有機會獲得淺嚐作育英才的酸甜苦辣。
七者、RP中期症狀影響正常工作之後,而還能繼續上班,均得利於這段時期的工作經驗及所研發的程式。
回鍋經過五年,第二次離職,因為結婚離開台北,到台中某私立高職任教,教書約五年後,因學校收編建築學科,再度面臨失業問題時,即使恰逢建築不景氣,老板仍不顧增加人事成本,同時也很清楚月一刀有視網膜色素病變的眼疾,仍然再次歡迎歸隊。
當眼睛像老舊的電池,每到下午就像電力耗盡而特別容易疲累模糊時,老板同意由一小時漸漸變成二小時提早下班,最後乾脆中午就下班返家,還交待說如果有需要,上午也可以彈性縮短上班時間,也就是容許自由上下班,主要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不讓眼睛過度操勞,希望能延長眼睛的使用年限,繼續保有處理基本工作的殘餘視力,進一步將專業的技術及經驗傳承給年輕工程師。
當自覺不好意思上半天班還領全薪,主動提議調降薪水時,老板不但否決此一請求,還說公司的工作性質又不是勞力為主的加工廠,不能以上班時間的長短來衡量產值的多寡,還再三肯定過去所付出的貢獻,對公司乃至於土木工程的地工界,都有實質的具體貢獻,老板強調說魚幫水,水幫魚,員工的存在就是公司很重要的無形資產,還懇切地表示,基於這樣的緣故,公司有責任照顧視障的員工,不必胡思亂想,安心繼續彈性上下班,即使將來沒有了工作的視力,也不必悶在家裏,因為悶在家裏對身體及心理都有不良的影響。
聽到這樣令人感動肺腑的一席話,誰能不動容?遇到這樣有情有義的老板,誰能不覺得三生有幸?所以要藉這個機會感謝T&F公司的老板們:李董、胡博、謝博及劉博。感謝他們長期以來的惜緣眷顧,現在才能還保有可以單獨行動的殘餘視力。
其實,T&F公司的老板們個個都在學術界及工程業界頗具盛名,學養均優,月一刀有幸能親近共事,就像站在巨人肩膀上,不但墊高了身價,對工作的處理可以有較高瞻遠矚的視野,另外,頂著老板們被業界尊崇的光環,在涉外討論攻防過程,所提的論點及建議,比較能被重視及接受。
在視力漸漸變差的時期,試著以自己所發展的程式,勉強處理既有的工作,老板沒有加諸更多的業務,反而想方設法,不時調派人力來減少月一刀的工作壓力,於是月一刀真的放棄任何開疆闢土的雄心壯志,但求如是平穩地待在T&F公司,直到退休,套句俗話就是「老死於T&F公司」。
只是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數年前月一刀第三次離開T&F公司了!轉換到目前的h工程公司上班,h公司是國內開挖擋土安全支撐施工非常務實的專業公司,長期以來委託T&F公司協助擋土支撐的檢核計算,也就是當時月一刀所負責的主要工作,彼此因業務的頻繁往來而相當熟識。
當年h公司因需要聘用常駐的專任技師,h公司向T&F公司提出借人的請求,經由雙方公司老板的協商討論,考量人照合一及工作權責相符的精神,認為月一刀就是那個最適合的人選,h公司了解月一刀的眼疾狀況,願意「概括承受」,給予在t公司相同的的薪資待遇及上班模式。
經過一番討論及客觀評估的結果,發現此一轉職對T&F公司、h公司及月一刀三方都有利;對T&F公司而言,應該可以省下近似冗員的人事費用負擔;對h公司而言,則獲得所需要的專任技師,不用再將檢核計算的工作委外處理;而對月一刀則只是換辦公室上班,所做的工作是一樣的而且更單純;所以就欣然接受T&F公司老板的安排調度,以借調的名義到h公司上班。
視障之後,還能這樣轟動的轉換跑道,當然要感謝h公司的老板們:許董、商顧問、涂總,願意接手照顧一個形同報廢的員工,使月一刀還能有一點點回收再利用的存在價值,可以繼續上下班,不必因視障而離開職場,甚至悶在家裏。
現在月一刀已習慣在h公司的上班工作,希望可以有足夠的殘餘視力在h公司工作到退休,不用麻煩T&F公司及h公司的老板們,還要為了照顧視障員工的餘生而費心。
(待續)